勤书网 勤书网
登录 | 注册

正在阅读> 九宗> 章节目录> 第六十六章 天下第一预言家

选择阅读主题:

第六十六章 天下第一预言家

作者:右宗棠 | 发布时间 | 2017-01-20 | 字数:2311

莫伍听了刘璟的话后觉得简直匪夷所思,第二封密信?还专门写给我的?而且是诚意伯临终前的嘱托?更离谱的是一定要今年、今天、此时、此刻送到我手上……

这些东西怎么听怎么不科学啊?好像是传说中的神话一样,这里面肯定有什么不对!难道这一切和今天宣府那边传来的消息有关?不会那么巧吧?我靠,头疼……

尽管心里面已经掀起了滔天巨浪,但是莫伍表面上却不动声色,他并没有立即伸手去接下刘璟递过来的密信,而是盯着刘璟看了一小会儿,见刘璟眼光坦然,表情凝重,凭借多年的办差经验,莫伍判断这刘璟的做派不似有假,既然有了初步的分析结果。

他心里也马上有了计较:“不管怎么样,先把这信接下来,如果里面的内容有什么不妥,甚至有大逆不道的狂言,我一定会如实向陛下禀报,决不能负了陛下的知遇之恩。”想到这儿,莫伍伸手接过了刘璟递过来的那封信,只见信封上写着“莫伍大人亲启”几个苍劲有力的行草。

刘基贵为伯爵,却称呼莫伍大人,当真谦虚、谨慎的可以,很符合刘基一贯低调的做派。莫伍仔细看了一下,字迹确实是刘基书法中特有的“手持斑竹”体,封口处的印泥虽有些陈旧,但完好无损,莫伍小心地把印泥用小刀划开,发现里面只有一张略微泛黄的信纸,抽出来一看,上面依然是行草写的几句话:“壬戌秋,宣府北,重宝出,血光现;异人来,时空乱,尊使临,莫可当。”

莫伍看完这几句简单明了、无遮无掩的话后,整个人都不好了,这个刘基,难道真的是神仙吗?怎么就在七、八年前就知道了今天要发生的事情呢?不过莫伍转念一想,咱们诚意伯在世时可不就是一个活神仙吗?

要说这大明朝开国之初最牛逼的人物是谁,任何人都会顺嘴报出一大堆牛人、猛人,从老板朱元璋,到大反派陈友谅、张士诚,再到朱老板手下“马仔”徐达、常遇春、李善长、蓝玉、李文忠、沐英……

但是在明朝那些“吃瓜群众”心目中,最牛逼的人并不是王霸之气侧漏的朱元璋,或者是战神徐达、常遇春,而是那颇有些玄幻色彩的刘基刘伯温。

刘基刘半仙是浙江青田九都南田山之武阳村人(今浙江文成县南田镇岳梅乡武阳村),而这南田山的形势,乃是“万山之巅,独开平壤数十里,号南田福地”,怎么,你说福地就福地呀?哎哟,我可是有身份证的哦!

古籍《洞天福地记》中有记载说:“古称七十二福地,南田居其一”,这下没话说了吧。什么叫福地?说白了就是出神人、出神迹、出神话的地方,刘基在这福地里,一生下来就属于那种自带光环的“牛人”啊,想不红都不行。

果不其然,刘基从小就很聪明,他读书时有一项奇特的本事,“七行俱下”,什么意思?就是说刘基看书时一目七行,只比一目十行少三行,这看书的效率,牛不牛?而且刘基还精通天文、术数、易经、阴阳八卦、兵法……

简直是一个万事通啊,这样的人才到哪儿都会发光的。起初,刘基考中了元朝的进士,还做了一段时间的八品芝麻官,后来因为不满元朝的腐败统治毅然决然的“辞职”回家继续读书,直到后来天下大乱,朱元璋得知刘基有大才,亲自来请刘基出山辅佐,刘基算好了朱元璋必成大事,遂投之,被朱元璋封为谋士。

要说刘基还真有几把刷子,他先是劝朱元璋要低调,避免两线作战,积聚力量,先灭陈友谅,再灭张士诚,继而脱离“小明王”自立,一步一步让朱元璋壮大起来,最后一举问鼎天下,刘基功不可没。

大明朝初立,朱元璋大封文武,刘基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(相当于现在的中 纪 委监察处 处长兼党 史研究所所长),后来又被封为弘文馆学士、资善大夫、上护军、诚意伯,无比荣耀,显赫一时,但刘伯温一直保持低调,时刻不忘国家、社稷之安危,很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。

但是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不是刘伯温做了多大的官,而是刘伯温的另外一项本领——预言。最有名的就是他做了一首《烧饼歌》,据说有一日朱元璋在吃了一口烧饼后接见了刘伯温。

刘伯温不但准确地推算出皇上吃了一口烧饼,还由此唱了一首预言版诗歌——《烧饼歌》,全文共计一千九百一十二字,用四十余首隐语歌谣组成,是用隐语写成的预言歌谣,据卦撰词,从一定的象数规律排来,涉及到“象、数、理、占”的入化应用,也是前人“观象玩占”的遗著,在民间流传很广,影响极深,难于理解,视为神撰,归根结底一个字:准。

举个例子,《烧饼歌》里有诗道:“忠良杀害崩如山,无事水边成异潭。救得金龙真骨肉,可怜父子顺难当。”几个意思?

意思是在东林党的保护下,虽然皇权没有旁落,但可怜那“一月天子”明光宗、“木匠皇帝”明熹宗,他们统统英年早挂了(准!)大家都说准,朱元璋一听这话,就好奇地问道:“两子接连陨,莫非是争夺国本乎?”

刘伯温回答:“非也。”随后又作诗道:迁南迁北定太平,辅佐帝王有牛星。传至六百半梦至,岂有玉宇得心惊。此言一出,朱元璋还挺高兴,说我大明还能相传六百年,朕心足矣。

那么,大明王朝最后的结局,是什么样子的呢?刘伯温回答说:树上挂曲尺,遇顺则止,至此天下未已。崇祯皇帝上吊,清顺治皇帝进京(真准!)

大可见,刘伯温这首临时兴起的《烧饼歌》,居然完整地预测了大明王朝的历史,并且最终讲到它亡国,这太令人拍案惊奇、不可思议了,而这里面的预言故事,更是比西方《诸世纪》里面的还要神,还要准!明王朝就此结束,你说这刘半仙够不够拉风、够不够牛掰,简直神了!

想这刘伯温连国家兴衰都能预测,更何况小小的“宣府出宝”呢?可刘伯温为什么要关注这件事呢?这事比起王朝更替、天下兴败来说根本不算个事儿啊,值得您诚意伯那么费心的去预言?还费尽心机地提前七、八年写了这么个便条吩咐儿子定点投送,诚意伯!刘半仙!老祖宗哎!

您是几个意思啊?这个时候,莫伍的脑子明显不太够用了,如果诚意伯在这张纸上写的东西都是真的,这血光啊,异人啊,尊使啊什么的,都是些什么鬼啊?看上去好像十分的诡异、凶险,那么他现在又该怎么办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