勤书网 勤书网
登录 | 注册

正在阅读> 隋朝风云> 章节目录> 第020章 梁帝萧岿

选择阅读主题:

第020章 梁帝萧岿

作者:汴梁杨精 | 发布时间 | 2017-10-23 | 字数:4935

话说尉迟迥、司马消难、王谦这三方构难之际,北周的附属国西梁(又称后梁),乃南朝梁国后裔建立的偏安国家,亦摩拳擦掌、跃跃欲试。

西梁国都江陵城(今湖北荆州)皇宫之内,诸位将帅皆私下请求西梁孝明帝萧岿:“望陛下趁机兴师发兵,与尉迟迥等人结成连横之势,共同讨伐权臣普六茹坚。如此,则进可以尽节于周室,退可以席卷太行山以南,以开疆拓土,光复帝业。”

“先帝(西梁宣帝萧詧(chá),一作萧察)颇感疆土狭小,经常怏怏不乐。每当诵读‘老马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’,未尝不扬眉举目、扼腕激奋,叹息感慨不已。” 孝明帝萧岿神色激扬,慢慢转为面露凝重之色,“朕承袭大位以来,何尝不想继承先帝遗愿,早日恢复我大梁疆域,只是知易行难罢了!”

这西梁孝明帝萧岿,字仁远,乃西梁宣帝萧詧第三子。萧岿现年三十九岁,温文儒雅,风度翩翩,孝悌慈仁,有君王气量。四时祭祀太庙,未尝不悲恸流涕。且机敏善辩有文采,生性节俭,御下有方,善于安抚驾御,能得部下欢心,境内清平安定。

“此时正值中原板荡,若不举兵,更待何时?”一位将军焦急地大声嚷道。

“如今我大梁仅为蕞尔小邦,兵少将寡,且南有强邻(指南朝陈)环伺,焉能抗衡大周雄兵?此事干系重大,不宜轻举妄动!”另一位将军沉着地分析道。

“陛下,须知机不可失、时不再来呀!”又一位将军颇感焦躁,唯恐贻误战机。

“……”将帅们七嘴八舌、议论纷纭,其中主战者甚多。

“众卿少安毋躁、少安毋躁!”孝明帝抬高声音,劝止将帅们朝议此事,“世人皆知当今大周天子年幼,隋国公辅政,朕已令柳庄奉奏章入关,并探知周朝动静。待柳庄归来之后,此事再做定夺!”

西梁与南朝梁、西魏、北周以及南陈之间的是非恩怨情仇,请容我向各位读者慢慢道来。

话说南朝梁武帝中大通三年(531年),梁武帝萧衍长子昭明太子萧统英年早逝,梁武帝舍弃昭明太子诸子,而立自己第三子萧纲为太子,封昭明太子第三子、十三岁的萧詧为岳阳郡王。

那萧詧,字理孙,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孙,幼而好学,善写文章,尤其擅长佛教经义,特为梁武帝所嘉赏。萧詧既以其兄弟不得为嗣,心中常怀不平之气。又因祖父梁武帝衰老,朝政多有弊端,呈现败亡之象,遂蓄聚货财,交结宾客,招募游侠,屈己待人,谦卑为礼。那些勇敢者多来归附,左右遂至数千人,皆厚加供给。

中大同元年(546年),萧詧居要职,镇守襄阳。他认为襄阳形势险要,又是祖父创基之地,太平时足以树立根本,乱世可以图谋霸业,遂克制自己,勉励节操,树恩于百姓,努力完善刑罚政务,志在安抚百姓,休养生息。

太清元年(547年),东魏叛将侯景率部投降梁朝,封为河南王、大将军,驻守寿阳(今安徽寿县)。因梁朝与东魏通好,侯景心怀不满,于次年九月,以清君侧之名起兵叛乱。

太清三年(549年),侯景攻破梁朝都城建康(今江苏南京),悉数驱赶满朝文武,命士兵大肆捕杀朝臣,被杀的有三千人,又纵兵杀掠,尸骸填满道路。台城①在久围之下,粮食断绝,疫疾大起,死者十之八九,梁武帝被活活饿死。

侯景立太子萧纲为帝,是为梁简文帝。侯景自封大都督,见梁简文帝之女溧阳公主有美貌,就迫使溧阳公主嫁他为妻。后来,侯景又自封“宇宙大将军”,都督六合诸军事,以诏文呈上,简文帝惊道:“将军乃有宇宙之号乎!”。侯景完全掌控梁朝军政大权,史称侯景之乱,又称太清之难。

大宝二年(551年),侯景废黜简文帝萧纲,并命人毒杀之。又立梁武帝曾孙、昭明太子之孙、豫章王萧欢之子萧栋为帝,改元天正。四个月后,侯景命萧栋禅让,废萧栋为淮阴王,侯景登基为帝,国号汉,改元太始,并将萧栋与其弟萧桥、萧樛(liáo)囚于密室之中。

当侯景叛梁围建康,梁武帝被叛军围困时,武帝第七子、湘东王、荆州刺史、镇西将军萧绎,都督荆、湘、郢(yǐng)、益、宁、南梁六州诸军事,控制长江中上游。南梁各路援军集结于建康城外,多达二三十万之众。而萧绎只派长子萧方等率军一万人往救,后又派王僧辩率舟师一万人增援。未久,梁武帝饿死于台城,萧绎不急于铲除乱首侯景,而是先下手肃清其他宗室势力。

这萧绎,字世诚,小字七符,自号金楼子,初生不久患眼疾,而后一目失明。聪悟俊朗,天才英发,既长好学,博综群书,下笔成章,出言为论,才辩敏速,冠绝一时。然而,生性矫饰,多猜忌,于诸兄弟之中,残忍尤甚。

侯景进逼京师建康时,昭明太子次子、河东郡王、湘州刺史萧誉率军救援,到达青草湖时,台城陷落。于是奉诏命班师,仍镇守湘州。

是时,萧绎屯兵于武城,雍州刺史张缵与萧誉有嫌隙,遂密报萧绎道:“河东王起兵,岳阳王(萧詧)聚集粮草,其兄弟二人共为作乱,将袭江陵。”

萧绎甚惧,抄近路迅速赶回江陵,派咨议周弘直督促萧誉尽快准备粮草、集结军队,萧誉拒不依从:“七叔与我,各自有军府,平起平坐,七叔为何命令我?”。使者前后催促三次,萧誉皆不从命。

得知河东王萧誉不服从父亲调遣,萧绎长子萧方等请求出兵征讨萧誉,萧绎称许,拜为都督,率精兵二万南讨。萧方等临行,告诉亲信道:“吾此番出征,必死无疑。若死得其所,吾岂会贪生?”及至麻溪,萧誉率军逆战,萧方等击之,军败,遂溺水而亡,时年二十二。萧绎听闻长子阵亡,只因厌恶其生母徐妃,反而不以为悲哀。

萧绎又令信州刺史鲍泉讨伐萧誉,并写信陈示祸福,许其弃恶从善。萧誉并不回信,仅下令修筑城池,为拒守之计,还对鲍泉放肆道:“七叔乃败军之将,岂能言勇?欲攻即攻,无需多言!”言辞颇为不恭。鲍泉驻军于石椁寺,萧誉率众迎击,却不利而还。

鲍泉乘胜进军至橘洲,萧誉率领精锐攻之,不克。天色已晚,萧誉士卒疲弊不堪,鲍泉乘机出击,大败萧誉军,斩首三千级,溺死者万余人。萧誉下令焚烧长沙郊区村镇,驱赶居民于城内,以扩充兵力。鲍泉遂领军团团围困长沙城。

萧誉年少时骁勇,兼有胆气,能安抚士卒,甚得众心。及被围时日既久,虽内外联系断绝,而守备犹坚固。九月,萧绎又遣领军将军王僧辩代替鲍泉进攻萧誉。王僧辩下令修筑土山,以临近城内,日夜苦攻,矢石如雨,城中将士死伤大半。

第二年,大宝元年(550年)五月,萧誉处境困迫危急,便暗中装备海船,将突围而出。不料,其麾下将领慕容华引王僧辩入城,王僧辩攻克湘州,萧誉顾见左右皆溃散,只得束手就擒。萧誉恳求看守者道:“勿杀我!若得见七叔一面,杀了奸贼慕容华,我死亦无恨!”

“我已奉命,不许你见湘东王。”看守者断然拒绝道。王僧辩遂命人斩杀萧誉,传首荆州,萧绎下令翻转其首级安葬。

当初,萧绎部将围困萧誉于长沙,时日既久,萧誉求救于梁武帝第六子、邵陵王萧纶,萧纶欲往救之,因为军粮不继遂止。乃向萧绎写书信称:“道之斯美,以和为贵,况天时地利不及人和。岂可手足兄弟,自相屠害?即日大敌犹强,天仇未雪。你我兄弟,在外三人,如不匡救,安用臣子?如使逆寇未除,家祸仍存,料今访古,无不亡之国。征战之理,义在克胜。至于骨肉之战,愈胜愈酷,捷则非功,败则有丧,劳兵损义,亏失多矣。侯景之军所以未窥江外者,皆因藩卫屏障牢固,宗室镇守强密。若自相鱼肉,是谓代侯景行师,侯景便不劳兵力,坐致成效。叛逆之徒闻此,岂不快哉!”

萧绎览完此信,非但不幡然醒悟,反而回信陈述萧誉有罪,且罪不容赦。萧纶收到书信后,泪流满面,痛心疾首道:“天下之事,竟到如此地步!”左右闻之,莫不掩面而泣。

萧纶任情卓越,轻财爱士,不竞人利,府无储积。闻有辄求,既得即散,将士亦以此归心。不久,萧纶大修武器盔甲,将出兵讨伐侯景。萧绎闻其势盛,乃遣王僧辩率水师一万以威逼萧纶,萧纶部将刘龙武等投降王僧辩,萧纶遂与儿子萧踬(zhì)等十余人乘轻舟行至武昌。萧绎又遣将徐文盛追攻萧纶。

其后,萧纶招兵买马,行兵至汝南,西魏所署汝南城主李素孝,乃萧纶故吏,开城纳之。萧纶下令修复城池,收集士卒,将攻竟陵。西魏闻之,遣大将军杨忠(即后来的普六茹忠)、仪同侯几通攻破汝南城并擒住萧纶。萧纶毫不屈服,侯几通命人准备一面大鼓,使萧纶坐鼓上而杀之,并投尸于江岸,尸体经日色不变,鸟兽莫敢近。当时飞雪飘零,尸横道路,周回数步之内,独不沾洒雪花。往日旧主帅郝破敌为萧纶入殓于襄阳。下葬之日,黄雪纷纷而下,唯独萧纶坟冢不下雪。

杨忠知道后颇感悔恨,使人以太牢(牛、羊、猪三牲全备)前往祭奠萧纶。百姓怜之,为萧纶立祠庙。岳阳王萧詧遣人将其灵柩迎归,改葬于襄阳望楚山南。

话说太清三年(549年),萧绎命令鲍泉、王僧辩等先后进攻湘州,萧誉派人向三弟萧詧告急,萧詧大怒。鉴于萧誉形势危急,遂留下心腹、咨议参军蔡大宝防守襄阳,萧詧亲自率众二万、骑兵千人讨伐江陵,以救萧誉。

那蔡大宝,字敬位,年少而孤,却笃学不倦,善作文。初以明经对策第一,担任武陵王国左常侍。徐勉非常赏识他,令与其子相处,所有典籍,尽数赠给他。蔡大宝遂博览群书,学识广博。

萧詧初次出藩,徐勉推荐蔡大宝为侍读,兼掌记室,此后一直追随萧詧左右。萧詧镇守襄阳后,湘东王萧绎与河东王萧誉结怨,萧詧令蔡大宝出使江陵以观虚实。萧绎素知蔡大宝之名,见之甚悦,乃出示所作玄览赋,请蔡大宝注解,三日而毕。萧绎大为叹赏,赏赐甚厚。

蔡大宝回去后告诉萧詧道:“湘东王必有异图,祸乱将作,殿下不可援救台城。”萧詧采纳,并下令做好防备。

蔡大宝生性严谨,颇有智谋,通达政事,文词丰富,文思敏捷。萧詧推心委任,以为谋主。时人以为萧詧之有蔡大宝,犹如刘先主(刘备)之有孔明。

萧詧为救二哥萧誉,采取围魏救赵之策,直接领军攻至江陵,江陵外城已树立栅栏,只有北面空着,萧詧乘机攻其北面。萧绎大惧,乃遣参军庾奂向萧詧游说道:“萧正德(梁武帝萧衍侄子)肆意作乱,天下分崩离析。汝复效尤萧正德,将欲何为?吾承蒙先帝垂爱,以汝兄弟相托。今以侄伐叔,逆顺之理何在?”

“家兄无罪,累被攻围。手足之情,岂可坐观成败?七叔若顾念先父恩情,岂应如此行事?如能退兵湘水,吾便回师襄阳。”萧詧正色对答庾奂。

时有中记室参军甄玄成,字敬平,博达经史,善属文,追随萧詧出镇襄阳,颇参政事。甄玄成以为江陵甲兵殷盛,遂怀二心,密通书信与萧绎,申明自己的诚意。然而,书信被人截获,进献于萧詧。萧詧深信佛法,常祈愿不杀害诵读法华经之人。正所谓无巧不成书,甄玄成平日经常诵读法华经,遂以此获免于难。萧詧常称叹道:“甄公好得法华经之力。”

此时,萧詧久攻不破栅栏,只好退兵筑城。又尽出精锐发动攻势。突然大雨暴至,平地水深四尺,萧詧军营浸泡水中,部众多生离散之心。部将杜岸及其弟杜幼安、侄子杜龛(kān),担心萧詧失势,率领部下投降江陵。萧詧部众大为惊骇,连夜逃回襄阳,器械辎重,多淹没于湕水之中。

萧詧既与江陵萧绎结怨,恐不能自保,遂遣使者向西魏自称藩国,请为附庸,西魏丞相宇文泰令丞相府东阁祭酒荣权担任使者回访,萧詧大悦。是岁,萧绎令柳仲礼率众进图襄阳。萧詧大惧,乃遣其妻子王氏及世子萧嶚(liáo)到西魏当人质,请求救兵。宇文泰又令荣权出使回访,并遣开府杨忠率兵支援。

明年,即梁简文帝大宝元年(550年)正月,西魏杨忠进攻安陆,柳仲礼从襄阳驰归救之。西魏诸将皆言道:“恐柳仲礼将至,则安陆必难攻下,请急攻之。”

于是,杨忠选骑兵二千,衔枚夜进,击败柳仲礼于漴(chóng)头,尽俘其众。而后,马岫献安陆,王叔孙献竟陵,皆投降杨忠。于是,梁汉东之地尽归西魏。

是年二月,杨忠乘胜至石城(今湖北钟祥),欲进逼江陵,湘东王萧绎遣舍人庾恪劝说道:“萧詧来伐叔,而魏助之,何以使天下归心?”杨遂停止出兵。

萧绎又遣人送第十子萧方略为人质以求和,西魏许之。于是,萧绎与杨忠结盟,并宣誓道:“魏以石城为封,梁以安陆为界,请同附庸,并送质子,贸易相通,永敦睦邻!”萧绎亦向西魏称臣,杨忠凯旋而还。

当时,西魏朝廷欲令萧詧发丧嗣位,萧詧以无玉玺、遗诏,推辞不敢当。宇文泰遂令郑穆及荣权持旌节、策书,封萧詧为梁王。萧詧于襄阳设置百官,秉承皇帝旨意,拜官授爵。第二年,萧詧留蔡大宝居守,自襄阳至长安来朝。

“梁王之来此,皆由荣权,王欲见此人吗?”宇文泰向萧詧问道。

“荣幸之至!”萧詧欣然答道。

宇文泰召荣权与萧詧相见,且向萧詧赞扬道:“荣权,吉士也,我与之共事,未尝见其失信。”

“荣常侍沟通二国,言语大公无私,故而,我今日得以诚心归顺大魏。”萧詧心悦诚服道。

(注:①台城:东晋至南朝时期的台省和皇宫所在地,位于国都建康城内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