勤书网 勤书网
登录 | 注册

正在阅读> 三农今昔> 章节目录> 第二十五则 生产队出工情况

选择阅读主题:

第二十五则 生产队出工情况

作者:河杨 | 发布时间 | 2021-07-14 | 字数:1190

第二十五则 生产队出工情况

我们已经谈过了长时期里人们的吃、穿、行、住了,现在再返回来谈谈那时候人们的出工,即劳动状况。借以说明生产队的生产情况。

东圩村本来是三个生产队,各队都是有经验的老农把持生产,生产基本上还都秩序井然。就当时的生产情况而论,基本能算是上等的生产队。

四清运动,东圩这里是试点区域,进行得格外深入,从一九六三年冬天开始,一直到一九六五年夏天才告结束。四清运动后期,工作队为了扩大运动成果,将东圩村的三个生产队合并成了一个生产队。这个生产队规模庞大,520多亩水田,70多户人家,320多个人口,120多个劳动力。这许多人,每天劳动在一起,真正是浩浩荡荡。

并队的时候,选举了政治上是共产党员,又是老干部的赵恒顺当了队长。他为人诚恳,生产经验丰富,工作方法实在。对并队曾经提出了反对意见,可是,奈何不了工作队负责人要扩大政绩的做法。现在,他看着这么大的规模,乱糟糟的样子,一时竟拿不出治理的具体办法来,只好和被选进“队委会”里的人,协商着维持日常生产。

人们在原来较小的生产队里劳动,从来都是由队干部们具体分工。而小队里由于规模不大,人数不多,农活容易掌握。总是做完了上一场时,便将下一场的农活安排好了。可是,这个才合并的生产队,没有人能够全盘掌握具体生产情况,因此,没办法统筹安排农活。几个负责生产的副队长、生产委员,每当谈起农活的安排来,老是各持己见,统一意见需要许多时间。所谓统筹安排,合理分工,短时间里则无从说起。

于是,社员们每次上工以前都来到村子中间,等候着队干部们前来分派工作。黑压压的人群,在这里东扯西拉,互相嬉戏,一点也不考虑农活的繁忙。大约半个小时过去了,队干部们才能将大家的工作布置停当,人们才能各赴自己的劳动岗位。

半个多月以后,队委会的干部们总算悟出了具体办法。他们把农活分成了两大类型,即普通大众农活和少数人特殊安排的农活。这样,每项农活完成之前,就琢磨好了下场农活的技术要求和具体人员,并逐个安排到人,被安排的人则去做被分配的农活;没有具体安排的人,都做大众农活。大众农活是大家都做一样的事情,用一样的工具,由负责人带领。同时规定,所有出勤的人,都得听口哨出工,出工要求整齐。

可是,由于在一起劳动的人太多,前面的人劳动时间已经很长了,而后面的人才姗姗到达。老是第一个人与最后一个人要早到半个小时,并且还是一个跟着一个,最后达到的人并不显得特殊掉队。记工分时大家都是一个样,于是居然没有人愿意带头出工,出现了出工时磨磨蹭蹭现象。

生产队时间长了,年轻人多起来。这些人对大集体环境怀着“玩腻了”的态度,对生产没有负责任的心情,于是,总体上出现了拖拉的局面。

队委干部们明知这样的情况对生产不利,然而,却无计可施,常常只是解嘲似地说:“搞大集体,只能是这个样子了——拢拢拉拉,急是没有用的,糊弄一天算一天吧!”

于是,大集体的生产只能是在“得过且过”中继续。

河杨 说:

当时人们只有在生产队劳动的唯一收入,因此出工还是踊跃的,而劳动效率却令人失望。因此,生产总是落后于季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