勤书网 勤书网
登录 | 注册

正在阅读> 三农今昔> 章节目录> 第八十二则 董尚津的创业路

选择阅读主题:

第八十二则 董尚津的创业路

作者:河杨 | 发布时间 | 2021-09-09 | 字数:1499

第八十二则 董尚津的创业路

分田到户后,特别是承包的土地被规定三十年不变后,人们都在做着自己的长远打算。总的目的,都想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。

文化大革命中,赵荣雨领头办了个学习班,被诬陷为特务组织,五年后才予释疑(事见《农家沧桑》第四卷)。学习班里的董尚津,在五七中学读书后,被安排在新镇中学担任化学与物理教师。分田时,他老婆和女儿是农业人口,分到了三亩水田。他由于忙于教书,没有正规的时间进行农业生产,老婆在农业上扶不得犁,撒不得种,只能做些简单的田间管理工作(这也是东圩周边妇女们的普遍情况)。他因为有工资收入,也不太重视田里生产。当时水稻生产,都要先育好秧,而后移栽到大田里,他却懒得培育秧苗。每到栽插时,他总是等别人栽插过后,捡别人剩下丢弃的秧苗,栽插在自己田里。捡来的秧苗,不仅数量难得充足,而且质量也差,还只有在别人栽插结束后,才可能捡得到,所以,时间上也迟得很。因此,他田里布置的秧苗总是又稀又小。

从大集体过来的农民,虽然分到了田,生产上还是沿袭着生产队习惯。使用化肥很少,并且认为化肥用得太多不仅本钱太大,稻子也会承受不了。可是,董尚津却没有这些过虑。他见田里稻苗又稀又弱,便大量地使用化肥,其数量超出了当时农民们常规的两到三倍。人们见了都说:“他当老师,有的是钱,撒下这么多的化肥,就算收不到稻子他也无所谓。”可是,结果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,他这样做了,居然获得了很好的收成。

这样一来,他对农业生产感到非常神奇,便产生了遐想。因为他有文化,便将他的作为上升到科学的角度。他慢慢地琢磨,居然琢磨出了“稀植可以获得高产”的理论。与历史上强调的“密植生产”比较,算是一个相反的“新说法”。

他凭着自己“遐想”的理论,利用当老师的闲空,写了好几篇“论文”发表在省级科普杂志上,其中有一篇《稀植“稻克草”的实践与理论》发表在全国性的科学杂志上,引起了芜湖市农业委员会的注意。

历史上农业“稀植、密植”常常发生争执。芜湖市农委正好要进行稀植实验,因为农村已经实行了“责任制”,他们苦于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和相关的实验基地。于是,1990年的春天,特别派遣了一个科研小组,与董尚津洽谈了协作条件。

董尚津将这个协作项目与学校的教学科目联系起来,得到了校方和县教育局的支持。于是他有了大量的时间,与市农委的科研人员专门进行着这项工作。

董尚津把这个科研项目的基地确定在自己的村上——东圩。他代表科研小组,与村西大路边长田处五户人家的25亩水田,以“只要按照我们的方法栽培,比常规多用的化肥、农药,由我们负担;与往年产量相比,如果减了产,由我们赔偿,减产多少赔偿多少;如果增了产,都归田主自己所有”的条件,确定了科研基地。

这一年,他们试验的项目是“水稻超稀植”。早稻和双晚,每亩大田用常规品种都只是两公斤,已经接近杂交水稻每亩用种量的1.5公斤的标准了。这真正是非凡大胆的试验;因为常规用种,每亩用种量都是15公斤左右。

这一年的试验,最终产量达到了空前高度。早稻亩产是1050斤,双晚达到了1280斤,高出了农民们常规产量的三分之一。与常规田比较,农药用的差不多,化学肥料却超出了一倍半。东圩村的农民们亲眼看到了这个示范,明确了水稻田中化肥的“高度”使用量。从此,人们使用化肥,以成倍份额的数量增加着,使用的种子却减少了许多,而水稻产量,却有了大幅度的上升。人们对董尚津的作为,到这个时候,才算有了真正的认可。

董尚津本人也因此一举成名,被授予“农业专家”、“农技教授”的职称,不仅当年拿到了可观的奖金,之后的工资居然是教授级别,高居于中学老师之首。

在改革开放后涌现的创业大潮中,董尚津的创业,可以说是“别居一格”。

河杨 说:

开放的农村,人们想着各种办法创立自己的事业,而董尚津虽然是公办教师,却也卷入了创业潮,而他的创业路却是另一样。说明了当时创业的途径是五花八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