勤书网 勤书网
登录 | 注册

正在阅读> 异世逍遥生活> 章节目录> 太极拳(4)(百度)

选择阅读主题:

太极拳(4)(百度)

作者:梦江南 | 发布时间 | 2013-05-16 | 字数:3389

原文: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

太极者,无极而生,动静之机(1),阴阳之母也。动之则分,静之则合。无过不及,随曲就伸。人刚我柔谓之走,我顺人背谓之粘(2)。动急则急应,动缓则缓随。虽变化万端,而理唯一贯。由著(3)熟而渐悟懂劲,由懂劲而阶及神明。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。虚领(4)顶劲,气沉丹田,不偏不倚,忽隐忽现。左重则左虚,右重则右杳。仰之则弥高,俯之则弥深。进之则愈长,退之则愈促。一羽不能加,蝇虫不能落。人不知我,我独知人。英雄所向无敌,盖皆由此而及也!斯技旁门甚多,虽势有区别,概不外“壮欺弱”、“慢让快”耳,有力打无力,手慢让手快,是皆先天自然之能,非关学力(5)而有也。察四两拔千斤之句,显非力胜!观耄耋御众之形,快何能为?立如枰(6)凖(7),活似车轮,偏沈(8)则随,双重则滞。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,率皆自为人制,双重之病未悟耳。欲避此病,须知阴阳,粘即是走,走即是粘,阳不离阴,阴不离阳,阴阳相济,方为懂劲。懂劲后愈练愈精,默识揣摩,渐至从心所欲。本是舍已从人,多误舍近求远,所谓差之毫厘,谬之千里,学者不可不详辨焉!是为论。

详解说明:细读郝和先生本《王宗岳太极拳论[1]》会发现,市面上的许多版本总是存在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增减删改,正如拳论中所说:“差之毫厘,谬之千里,学者不可不详辨焉!”对于这篇字数不多又弥足珍贵的拳论来讲,一字之差,同样足以谬之千里,这正是今天的学者们不可不详辩的!因此根据郝和先生珍藏本的照片校对了《王宗岳太极拳论》原文,使之一字不差的呈现出来,为的是把第一手的解释权留给读者自己。简单标注了一些多音、多义、通假字和词,同时也根据原文语义的延续和语气的起伏重点了标点。由于学识有限,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方家批评指正。——走走慢校阅手打

注解:

1:郝和本无“动静之机”四字。之所以保留的原因,一是很多版本都有,然而最主要的是此为通家所留,与原义相辅相成,留之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把握太极本义。

2:粘:读作nián时,词性是形容词,形声字,本义是具有粘性。读作zhān时,词性是动词,指粘(nián)的东西互相连接或附着在别的东西上。此论中粘字应作动词讲读:zhān。

3:拼音:zhù/zhuó“著”在此读:zhuó,它是“着”的本字。意思是“附着”“附加”。拳论中其义应做今天的“招”字讲方能明通。

4:注意,郝和本此处为“领”而非“灵”。

5:学力:①.学问上的造诣,学问达到的程度。前蜀贯休《览皎然渠南乡集》诗:“学力不相敌,清还彷佛同。”宋范成大《送刘唐卿户曹擢第西归》诗之三:“学力根深方蒂固,功名水到自渠成。”宋陈亮《又祭吕东莱文》:“学力之深,心事之伟,无一不具。”元辛文房《唐才子传·王贞白》:“学力精赡,笃志於诗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三回:“他有多大学力福命,敢说这等狂的满话。”巴金《家》二五:“我们学堂上也招收有同等学力的学生。”②.学习的精力。宋王令《寄洪与权》诗:“贫知身责重,病觉学力怠。”③.谓努力学习。清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卷四:“惜年未三十,两耳不聪,想亦学力苦思之故耶。”

6:拼音píng枰:指下各种棋用的棋盘。

7:凖:同准字,本义:平,不倾斜。

8:沈:shěn/chén同沉。

逐句解释

【太极者,无极而生,动静之机,阴阳之母也】

太极拳必要符合太极之理,在拳中就要有阴阳之感,不仅仅是刚柔之分。“无极”就是我们还没意动,意动方有阴阳之分,即“上有虚灵顶劲、下有气沉丹田“天地定位,”凡此皆是意,不在外面,有上即有下,有前则有后,有左则有右。“均为太极之理。所以先贤杨澄甫说:”天地一大太极,人身一小太极,太极之人不可不练太极之拳“。此理只有功夫上身才说得明白。

【人刚我柔谓之走,我顺人背谓之粘】

【虽变化万端,而理唯一贯,由着熟而渐悟懂劲,由懂劲而阶及神明,然非用力之久,不能豁然贯通焉】

【虚领顶劲,气沉丹田,不偏不倚,忽隐忽现】

【斯技旁门甚多,虽势有区别,概不外,壮欺弱,慢让快耳。有力打无力,手慢让手快,是皆先天自然之能,非关学力而有为也。】武术的种类有很多虽然招式特点各有不同,

【偏沉则随,双重则滞。每见数年纯功,不能运化者,率皆自为人制,双重之病未悟尔。欲避此病,须知阴阳】

【懂劲后愈练愈精,默识揣摩,渐至从心所欲】

这也正是太极拳高深的地方,不仅要善用手脚,也要善用大脑。

【是为论】(告诉你怎么做,不如告诉你怎么想!)

《解拳经总歌》

【纵放屈伸人莫知】

解:不管是依靠功力操纵或发放对手,抑或是化解对方的来势,只有在劲力不为对方所察觉的情况下,才能最大限度的有效发挥。

【诸靠缠绕我皆依】

解:此句话确实是很有意思,只是标点的位置,就会引发不同的意思。我曾见过这样的解读“诸靠缠绕,我皆依”!而我则站在了另一个角度去解读,当然了,这也是实践后的总结:“诸,靠缠绕,我皆依。”

“诸”是无论任何来势,借助精湛的缠丝劲,我皆能够“舍己从人”一一化解。这并不是在显示自身的优势,而是着重强调缠丝劲的实际价值。

【劈打推压得进步,搬撂横采也难敌】

解:面对对方凶猛的来势,我不应溃退,而是应该伺机“进”身。“搬、撂、横、采”基本都是近身的用法,这些技法是没有打击造成的效果来得直观的,但是近身后他们所发挥的效果,却不是一般的打击技所能比拟的。

【钩掤逼揽人人晓,闪惊巧取有谁知】

解:大多数人都认为,复杂而凶狠的技巧是制胜的关键。殊不知真正取胜的关键,反而是那些惊炸灵巧的简单招式。

【佯输诈走谁云败,引诱回冲致胜归】

解:技击中取胜,不仅要靠高超的武艺,也要靠机制灵活的拳法战术。

【滚栓搭扫灵微妙,横直劈砍奇更奇】

解:有些小招式极为隐蔽好用,在实际操作中甚至可以达到如同偷袭一样的效果。另有些则是大开大合,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难度。因此,对于这类招式最好的用法就是出奇制胜。

【截进遮拦穿心肘,迎风接步红炮捶】

解:远拳、近肘、贴身靠,肘法多用于近身。拦截对方招式后的近身距离,使用肘是比较明智的选择。进身前则要多留意对方的步法,以攻击范围较大的拳脚应对是比较恰当的。

【二换扫压挂面脚,左右边簪庄跟腿】

解:腿法的应用不仅要弄清发力的方式,也要搞清楚发动攻击时最容易应用的具体位置。如:蹬一跟用足跟,插脚用脚面,扫堂腿用脚内侧等等。

【截前压后无缝锁,声东击西要熟识,上笼下提君须记,进攻退闪莫迟迟】

解:技击须攻防一体,打击、拦截、闪身,如环环相扣的锁链,一气呵成。时而声东击西,时而上惊下取,无论进攻还是退闪,攻防之间总要决绝果断。

【藏头盖面天下有,攒心剁肋世间稀,教师不识此中理,难将武艺论高低】

解:即使不会武术的人,也会在搏斗中应用一些迎头痛击、大开大合的打法。真正高明的技击,则是要躲开“皮糙肉厚”不易产生效果的打击部位,朝着较为隐蔽且容易凑效的要害处下手。而对于拳法的传播者而言,知晓这一点只是必须具备的基础之一,否则的话难称其为好的拳师。

王宗岳版(一)、"太极者,无极而生,阴阳之母也"

太极者,无极而生,阴阳之母也。说的是老子《道德经》的开篇。此两者,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。(易瑜伽认为说的是阴阳)

道可道,非恒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,天地之始;有名,万物之母;故恒无,欲以观其妙;恒有,欲以观其徼。此两者,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。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
所谓太极,古人"谓天地未分之前,元气混而为一,即太初、太一也"(《易系辞》)。这是我国古代的天体演化论,把太极形容为混沌初分后的阴阳两气,而混沌未分的状态为"无极"状态。也有人解释"太极"是屋中最高处正梁的中心,意为最高、最中心的东西。

(太极图)呈圆形,内含阴和阳两个半弧形的类似鱼形的图案。太极拳采用这个名称,象征着太极拳是圆转的、弧形的.刚柔相济的拳术。

‥无极而生",周敦颐(1017一1073)所著《太极图说》说:"无极而太极,太极动而生阳,动极而静;静而生阴,静极复动。一动一静,互为其根。分阴分阳,两仪立焉。

……阴阳一太极也,太极本无极也"。王宗岳说:"太极者,无极而生",是根据《太极图说》而立论的。

‥阴阳之母也"意指阴阳两气包含在"太极"之中,所以说"太极"是"阴阳之母"。